绿,在时光里逆行
文/徐银秋
复工以来,天气时而明媚时而阴雨。时好时坏的春天里,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,接着就会迎来诗意地人间四月天。但不管怎么说,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,春还是来了。带着一抹绿,带着万紫千红。繁花盛开是春的常态,在绿的衬托下更加妩媚动人了。花开是需要绿地,没有了绿,花开也就是光杆司令了。俗话说,红花需要绿叶衬。在春天的绿色里,才自成一色。翠绿的,嫩绿的,深绿的,都是绿。这才是春天应有的颜色。郊外旅行,很少有人注意路边的绿,眼光都聚焦在了花红之中。因此,春何时变绿的呢?没有人在意一片嫩绿何时变成了深绿。
倘若不是这场疫情,我也不曾留意一盆绿,起死回生。
从老家回来,已是二月底。广东的天气向来不太寒冷,养花四季皆宜。在老家的时间待得久了,心中其实也牵挂着阳台上的花草。心想,都死了吧。那曾经的绿就如弱不禁风女子,时刻需要小心呵护。在家里时想到这些,心中未免惆怅了起来。因此,我有进门的第一时间,就是拉开窗帘,看看阳台上的花草们。
果不其然,大部分绿植盆栽奄奄一息。就连最坚强的不死鸟都枯萎地低下了头。爱水的铜钱草更是几乎看不到一片绿色;而人参榕呢,就像大病初愈的人一般,焉焉地,毫无精神,大伙儿看起来都要死了。
眼前的景象,实在让我心疼。小心翼翼呵护的它们,因为一场疫情,失去了往日的神采。我一狠心,直接丢掉了几盆看起来无力回天的绿植。最后留下了几盆还有点生命特征的绿植,小心浇水,极尽细心想给他们挽回生命。
我浇了水,把他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。上午能够享受日光浴,下午背阴。工作繁忙,有时候也没有去照看他们。就让它在那儿。房子很小,阳台就在眼前咫尺之间。晚上下班回来时,来不及欣赏匆匆洗刷睡觉。只有周末,我才会好好地看看他们。
施肥,修剪,松土必不可少。上个周末,我还像往常一样,给他们浇水打理。当我拿着枝剪修理时,我猛然发现,虎皮兰何时从泥土里钻出了小芽尖,一个,两个,三个,都藏在叶片底下。想当初,才从老家过来时,虎皮兰像个满脸皱纹的老奶奶一样。我不忍心丢掉他,把他养起来。可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功夫,何时露出了新芽?这出乎我的意料,母体都自身难保,居然还发新芽?
我惊讶于他们的成长。再看看窗台唯一的一盆铜钱草,何时已经长满了一盆了。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嫩绿。与此同时,墙角的一盆发财树也抽出了大片的新叶或是嫩芽儿。看起来它又在无声无息中长高了。
而人参榕呢,现在看起来像吃饱喝足的样子,又像一位保养良好,一掐都能出水的少女一般,皮肤光滑细嫩,富有弹性。
看到眼前的光景,我十分欣慰。我也庆幸,当初没有抛弃他们,给了他们顽强生长的机会。他们就在窗前,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,竟然不打招呼就变绿了。
疫情还未真正的结束,但是春天的的确确已经来了。室内室外恢复了春天应有的绿。他们沉得住气,不管何时,在曾经的寒冬腊月,在曾经最为困难,严重缺水的日子里,努力地生长,赋予了春天应有的绿,展现出了春天顽强的生命力。
就是这抹绿,给人以希望,静静地,悄悄地,如今已快四月,而它们在元月,二月,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,他们生长着,逆风而行,待到春暖花开,春光与你共赴。
作者介绍
作者简介:徐银秋,女,湖南邵阳新宁人,毕业于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.06月出生,目前工作于广东东莞,喜欢文学,国学,历史,哲学,闲暇之余,喜欢写作,阅读,以自己的人生经历,以文字的形式倾诉,我以我手写我心。重拾时光的碎片,记录人生生活!